最新消息
活動訊息
官方公告
特約優惠
關於摩爾
品牌使命
職人專訪
生活心空間
摩爾報報
媒體報導
空間服務
個人倉庫
工作空間
經典車庫
租倉指南
分店據點
個人倉庫
工作空間
經典車庫
文章精選
SMART LIVING
用戶實例
常見問題
聯絡我們
Smart Living
媒體報導
用戶實例
【蘋果日報】小宅風帶動82萬戶個人倉儲需求,業者11年拓店逾50間
倉庫介紹
2021/03/02
2021 年 02 月24 日 出處蘋果日報 【地產中心/台中報導】
原文:【蘋果日報】小宅風帶動82萬戶個人倉儲需求 業者11年拓店逾50間
現今房市主流多以小宅為主,家中空間有限情況下,收納也成了現代人最頭痛問題,個人倉儲服務因應而生。台灣第一間個人倉庫業者「摩爾空間」,相中全台有82萬戶商機,11年來在全台拓點50多間分店,除了個人倉儲用途,還延伸出經典車庫、重機廠倉,甚至是共享辦公室等多元服務,專家指出,業者不僅可能解決民眾收納問題,甚至可能成為房東大坪數救星。
摩爾空間執行董事鄭維穎向《蘋果新聞網》透露,台灣一直到10多年前,都從來沒有像這樣個人倉儲空間的服務存在,不過此行業在美國卻已經有50多年歷史,且美國家庭倉庫使用率約達9.5%,若以此數據推估,在台灣當今超過893萬戶的家庭戶數當中,就會有超過84萬戶會有這樣的需求與商機,因此在籌備了近一年的時間後,就選在台北信義區、南港區、松山區交會處的松山火車站旁,以100多萬元的投資金額開設了第一間倉儲店面。
「剛開始使用的客戶不多,每個月只有數十位顧客」,鄭維穎透露,開創初期只能透過各大拍賣網站曝光,當時多為有剛性需求的搬家客才會詢問並使用,但即便客戶數量不多,過程中也慢慢發現不少人是為了提升居家環境品質,才願意花錢擺放換季衣物、甚至是收藏品,「所以即便第一間店空間並不是很大,但是反應非常好,大概3個月就全部滿租」,也在初期就有計劃要以「神租策略」來衝刺規模,認為距離客戶住家越近,客戶就越容易接受。
鄭維穎指出,拓點時除了考量到法規與客戶使用上的方便性之外,成本也會是一大考量因素,雖然當前各地點的承租租金不便透露,不過都會挑選像六都與新竹這樣人口密集的地方,每個點的平均坪數則會落在100~200坪左右;而這些年下來,他們也發現,客戶約有8成是家中東西過多的家庭客,且多為35~55歲的中壯年族群,且隨著當前小宅越來越風行,客人的租期也有慢慢拉長的現象,當前客戶平均租期都有一年以上,客單價更是從1000多元到7000多元都有,客群範圍可說相當廣。
像是65歲的香港鍾先生,就是摩爾空間相當特殊的客戶之一,當初因想讓媽媽來台生活,因此自香港搬來台灣定居,因為本身為作曲家、指揮家、打擊樂家,就收集了不少樂器、樂譜和書籍,原先都堆放家中,卻壓縮了與妻子2人的居家空間,即便在媽媽後來搬回香港居住,家中已空出空間,但鍾先生還是選擇在工作室附近承租個人倉庫來存放收藏品,「不僅讓居家與辦公空間變得更加寬敞舒適,需要使用時也因為倉庫離工作室很近,也方便拿取」。
「不管是無殼蝸牛還是有資產的民眾,其實對我們來講我們提供就是一個方便的服務,一個空間的需求,以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為目標」,鄭維穎表示,不少人都會認為這樣的個人倉庫是高消費服務,不過由於物品可以堆疊,所佔空間其實沒想像中大,套房族可能每月額外支付1000多元,就可以滿足存放需求,可以將這樣的服務想像成是房子的雲端硬碟一樣,能夠增加自身居住空間,又不必多租甚至是多買一間房來達成需求,讓資金可以做更有效率運用,下一步目標即是將公司做數位化轉型,提供客人更即時的服務」。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指出,這樣個人倉儲服務確實會吸引搬家客,或是不便將特定物品存放在家中的消費者青睞,再加上當前一些百坪以上的大坪數2樓、地下室空間,去化都相當困難,倉儲業者進駐談論空間相當大,不僅能讓倉儲業者節省營運成本,也可能成為「大坪數救星」。
其他文章
【三立新聞】破解個人倉庫迷思!除了買房換房 小資族精打細算「空間變大」妙招曝光
【三立新聞】倒數!把握雙11「省很大」? 過來人提醒:小心生活空間全塞滿「1招」可解
【GQ Taiwan】家如其人,美好的居住空間成就出真正的品味型男
立刻詢問
Line 客服
×
請掃描上方 QR Code 或加入LINE ID : @morespace
各區服務專線
×
24小時服務專線:
02-5578-7677